国庆中秋双节至,慢病患者如何“吃”出健康?营养医师来支招!
2025-09-29
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,我们即将迎来国庆与中秋双节同庆的美好时刻。在这个阖家团圆、亲友相聚的日子里,美食无疑是节日氛围的重要担当。然而,对于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疾病的朋友们来说,如何在享受美味与呵护健康之间找到平衡,成了一大难题。

别担心!作为您的营养医师,今天特地送上一份《慢病患者双节饮食健康攻略》,助您健康、快乐两不误!

核心原则 均衡饮食

01

无论节日多么热闹,慢病管理的“金标准”不能忘:均衡营养、控制总量、定时定量。

1. 总量控制: 节日里美食琳琅满目,但千万别抱着“一次吃撑”的想法。不妨试试“多样选择,小份浅尝”的方法,就像吃自助餐时那样,每种美食都尝一口过过瘾,同时控制好整体摄入量,避免超标。还可以用“餐盘法则”来搭配:把餐盘平均分成四份,每餐都包含四类食物——首先是多种颜色的蔬菜,其次是新鲜水果,接着是主食(建议搭配部分全谷物或杂豆),最后是鱼、禽肉、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。

2. 规律进餐: 尽量避免因走亲访友而打乱三餐规律。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,极易引起血糖、血压的剧烈波动。

不同慢病 各有侧重

02

1. 高血压患者:注意控盐

控盐是关键: 中秋家宴常备的腊味、咸货、酱料、加工肉制品等都是“含盐大户”。建议主动要求菜肴清淡少盐,外出就餐时可准备一碗清水,涮掉菜品表面多余的盐分和油脂。

2. 警惕“隐形盐”: 除了食盐,酱油、蚝油、鸡精、味精、咸菜、甚至一些甜点(如月饼)中都含有钠。学会看食品标签,选择钠含量低的食物。

富钾食物来帮忙: 新鲜蔬菜(如菠菜、西兰花)、水果(如香蕉、橙子)、菌菇类等都是钾的良好来源,有助于钠的排出,辅助降压。

2. 糖尿病患者:“糖”衣炮弹,巧妙躲闪

碳水化合物需算计: 月饼、年糕、汤圆等节日特色食品均属于高糖高脂食物,浅尝辄止。如果想吃月饼,建议选择小分量的,并将其计入主食量,同时减少当餐的米饭、面条等主食,保持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变。

无糖月饼也非“免罪金牌”: “无糖”通常指不含蔗糖,但月饼皮的主要成分是淀粉,其在体内最终仍会转化为葡萄糖。且月饼的脂肪含量高,热量惊人,同样需要严格控制。

进餐顺序有讲究: 推荐“汤-菜-肉-主食” 的顺序。先喝清汤,增加饱腹感;再吃大量蔬菜;然后摄入蛋白质(鱼、肉、豆制品);最后吃少量主食。这样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,避免餐后血糖急剧升高。

饮品选择要明智: 坚决杜绝含糖饮料。白开水、淡茶是最佳选择。

月饼,如何健康吃?

03

月饼是中秋的灵魂,但也是“热量炸弹”和“糖油混合物”。慢病患者食用请遵循以下建议。

学会“看”: 传统的五仁、枣泥月饼相对热量较低;蛋黄、莲蓉、冰淇淋、流心月饼等脂肪和糖含量更高。

懂得“分”: 与家人分享一个月饼,既能品尝美味,又不过量。例如,将一个月饼切成四份或八份,每人取一小份。

选对“时”: 最好在两餐之间,作为加餐食用,同时适当减少下一餐的主食和油脂摄入。不推荐在晚餐后食用,以免增加夜间代谢负担。

健康家宴小贴士

04

烹饪方式多蒸煮: 多采用蒸、煮、炖、焯、凉拌的烹饪方式,代替煎、炸、红烧。

巧用天然调味品: 用香菇、洋葱、番茄、柠檬、醋、花椒、八角、桂皮等天然食材和香料来提味,减少对盐、酱油和味精的依赖。

准备一道“安全菜”: 专门为慢病患者准备一两道少油少盐的清淡菜肴,如清蒸鱼、白灼虾、凉拌时蔬等。

佳节的意义在于团圆与情谊,美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各位慢病患者朋友,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,守住健康防线。最后,祝大家双节快乐,阖家幸福,健康团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