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千万别给屁股太大压力!”——肛肠健康减压指南
2025-04-27

久坐、便秘、蹲坑刷手机……你的屁股可能正在默默承受“高压”!长期给肛门施加过大压力,容易引发痔疮、肛裂、脱垂等问题。如何科学“减压”?这份指南请收好!



01屁股的“压力”从何而来?


1. 久坐久站

久坐:压迫肛周血管,影响血液循环→ 痔疮风险↑

久站:腹压持续增加→ 直肠黏膜下垂



2.错误排便习惯


蹲坑超时(刷手机、看书)→ 肛垫下移 + 静脉充血 


用力过猛→ 肛裂、痔疮脱出 


长期憋便→ 大便干硬,排便更费力




3. 腹压增高行为


搬重物、剧烈咳嗽→ 瞬间高压冲击肛周静脉  


健身时错误屏气(如深蹲、硬拉)→ 加重痔疮风险 


妊娠期子宫压迫→ 孕妇高发痔疮  


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02如何科学“减压”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1. 减少久坐,给屁股“放个假”


每小时起身2分钟(接水、散步、拉伸)  


提肛运动(收缩肛门5秒→放松,10次/组,每天3组)  


使用痔疮坐垫(中间镂空设计,分散压力)




2. 优化排便习惯 


黄金3-5分钟:不刷手机、速战速决!  


正确姿势:脚下垫小板凳(模拟蹲姿,减少用力)




饮食调节:  


高纤维(燕麦、芹菜、火龙果)  


每天1.5-2L水(软化大便) 


少吃辛辣、油炸(减少刺激)  






3. 避免“腹压爆表” 


搬重物时呼气发力(不要憋气!)  


慢性咳嗽及时治疗(如哮喘、吸烟者)  


孕妇侧卧休息(用孕妇枕减轻骨盆压力) 


 


4. 运动选择 


推荐:快走、游泳、瑜伽(促进肠道蠕动)  


慎做:长时间骑行、举重(可偶尔,但避免过度)  





03危险信号:你的屁股在“求救”!



痔疮/脱垂:便后肛门有肿物脱出(需手推回或无法回纳) 


肛裂:排便时刀割样疼痛+ 鲜红色便血 


肛瘘/脓肿:肛门持续坠胀、流脓、发热 


→ 及时挂肛肠科/普外科!早期干预可避免手术。






04冷知识:屁股也需“温柔相待”



清洁:便后温水冲洗> 湿巾 > 干纸(减少摩擦) 


穿着:纯棉内裤+ 宽松裤子(避免闷热摩擦) 


心理:焦虑、压力大会加重便秘!学会放松~ 


记住:屁股是你身体的“底座”,善待它,它才能陪你走更远的路! (如有不适,优先咨询肛肠科医生哦~)




供稿:大肠内科 方文莉


本文为公益性科普文章,仅用于普及健康养生知识。

提高公民健康素养。